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Mysql学习总结(18)——Mysql主从架构的复制原理及配置详解",主要涉及到mysql学习方面的内容,对于软件工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一、复制概述 Mysql内建的复制功能是构建大型,高性能应用程序的基础。将Mysql的数据分布到多个系统上去,这种分布的机制,是通过将Mysql的某一台主机的数...
主动的Master-Master复制有一些特殊的用处。例如,地理上分布的两个部分都需要自己的可写的数据副本。这种结构最大的问题就是更新冲突。假设一个表只有一行(一列)的数据,其值为1,如果两个服务器分别同时执行如下语句:
在第一个服务器上执行:
mysql> UPDATE tbl SET col=col + 1;
在第二个服务器上执行:
mysql> UPDATE tbl SET col=col * 2;
那么结果是多少呢?一台服务器是4,另一个服务器是3,但是,这并不会产生错误。
实际上,MySQL并不支持其它一些DBMS支持的多主服务器复制(Multimaster Replication),这是MySQL的复制功能很大的一个限制(多主服务器的难点在于解决更新冲突),但是,如果你实在有这种需求,你可以采用MySQL Cluster,以及将Cluster和Replication结合起来,可以建立强大的高性能的数据库平台。但是,可以通过其它一些方式来模拟这种多主服务器的复制。
4.3、主动-被动模式的Master-Master(Master-Master in Active-Passive Mode)
这是master-master结构变化而来的,它避免了M-M的缺点,实际上,这是一种具有容错和高可用性的系统。它的不同点在于其中一个服务只能进行只读操作。如图:

4.4 级联复制架构 Master –Slaves - Slaves
在有些应用场景中,可能读写压力差别比较大,读压力特别的大,一个Master可能需要上10台甚至更多的Slave才能够支撑注读的压力。这时候,Master就会比较吃力了,因为仅仅连上来的SlaveIO线程就比较多了,这样写的压力稍微大一点的时候,Master端因为复制就会消耗较多的资源,很容易造成复制的延时。
遇到这种情况如何解决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MySQL可以在Slave端记录复制所产生变更的BinaryLog信息的功能,也就是打开—log-slave-update选项。然后,通过二级(或者是更多级别)复制来减少Master端因为复制所带来的压力。也就是说,我们首先通过少数几台MySQL从Master来进行复制,这几台机器我们姑且称之为第一级Slave集群,然后其他的Slave再从第一级Slave集群来进行复制。从第一级Slave进行复制的Slave,我称之为第二级Slave集群。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继续往下增加更多层次的复制。这样,我们很容易就控制了每一台MySQL上面所附属Slave的数量。这种架构我称之为Master-Slaves-Slaves架构
这种多层级联复制的架构,很容易就解决了Master端因为附属Slave太多而成为瓶颈的风险。下图展示了多层级联复制的Replication架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