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换屏有理?从《诋毁国产手机者不属于这个梦想的时代》的声明看小米的膨胀",主要涉及到方面的内容,对于手机数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关于小米换屏打假的事情,互联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王海这种职业打假人我们不做评述,单纯从换屏本身而言,小米更换主要配件供应商,但是没有声明确实存在一定的误导。而出...
关于小米换屏打假的事情,互联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王海这种职业打假人我们不做评述,单纯从换屏本身而言,小米更换主要配件供应商,但是没有声明确实存在一定的误导。
而出人意料的是,小米却发布了一份针对换屏的声明,令人大跌眼镜。
小米声明的题目是《诋毁国产手机者不属于这个梦想的时代》。

本来换屏这个事情对于熟悉手机行业的人见怪不怪,在中国商业宣传要求诚实确实比较难。
但是看到这份声明后,我还是决定要写点东西。
一、小米换屏到底有理没理?
我们看到小米的声明说,小米 4C 会用夏普、友达、LG 的屏幕,然后接着说中国有高规格的元器件产品。
问题是有高规格的元器件产品,你就接着用天马、京东方啊?为什么说小米 4C 只用夏普,友达和 LG?国产天马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好的话你为什么小米 4C 不用?不好的话,高规格的元器件是什么意思?
其实,LCD 行业现在国产产品确实已经追上来的,品质上,技术指标上未必比友达、LG 差多少,手机用什么屏幕是厂商的自由。
但小米的问题是,它的产品在宣传上是拆着卖的,在发布会上,在宣传页面上,告诉消费者我用了 xx 的屏幕、xx 的摄像头、xx 的处理器。
没有告知消费者具体配件,只告诉消费者参数的厂商可以随意换屏,只要你的屏能达到宣传时候的技术指标,谁也不能说你欺诈。
但是小米这种拆开来卖的做法如果换了已经声明过的元器件而不主动告知消费者,那就存在欺诈的嫌疑了。
新广告法规定,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为虚假广告。
小米这个更换屏幕去卡这个条文,显然是有问题。小米并不占理。
二、小米应对质疑的做法
既然不占理,那么这就可以理解成一次危机公关。你认错、道歉、补偿啊。
结果小米不但不认错,反而开始狡辩,先是说红米 NOTE 发布会当天没有说屏幕品牌,是传播出去出错的。这种态度显然是不太真诚。
于是,事件升级,用户有查了小米其他产品,红米 2A,这回网友不但查出来红米 2A 是京东方的供应商,还把发布会现场的照片找出来了。
这回有照片怎么狡辩呢?
结果小米出来新声明,对红米 2A 只字不提,反而说我们同时对诋毁国产手机行业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深深的不齿,你们不属于这个梦想的时代!小米一定会比你们想象的走的更远更好。
你造假的证据确凿,你不认错道歉,提供补偿方案,反而一笔带过,说揭露者是诋毁者。
这就让人看不懂了,按照这个逻辑,厂商造假宣传反而是天经地义的,用户揭露真相质疑反而是诋毁。问题是你红米 2A 造假这个事情图片就在那啊。
因为小米是大公司,比网友又有钱,就掌握了真理,我造假就理直气壮,你质疑就是诋毁。我小米未来会比你们想象的走的更远。
这个口气颇有点社会达尔文主意的意思,你不用管我怎么发的财,我发财就是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你没钱就是穷屌丝,你质疑我就是诋毁。
这个逻辑也是日了哈士奇了。
三、小米膨胀是会付出代价的
从 2011 年开始,我们关注小米一步步从小公司走到今天,成为一家大公司。而小米对待媒体、对待消费者的态度也变了。
其实,小米膨胀的迹象在前一段数码多质疑小米虚假宣传的时候已经有了,明明是宣传做手脚,小米却偏偏不承认,而是死咬小米电视如何如何好,回避问题,无视媒体的质疑。
如今,又明明是小米的错误。结果小米的声明生生搞成了道德绑架,而且优越感爆棚。今天的小米已经不是当年的小米了。
其实,从小米的发展阶段看,小米正在转型期,小米手机增长遇到瓶颈,小米其他产品热闹,但是替代不了小米手机的销售额。
小米虽然估值不错,但毕竟还没有 IPO,而且从去年的财报看,高销售额,1.3% 的利润率,即使上了市能表现成什么样子也不好说。
还在发达的路上就膨胀成这个样子,不知道小米真的 IPO 了以后会如何对待消费者,对待公众。
IT 企业起起落落看的多了,从历史看,傲慢、膨胀的企业多多少少都会付出代价,也许这次轮到小米了。
小米要记住,你的成长奇迹是众多消费者,米粉,公众捧起来的,未来有一天你倒下,也必然是消费者、米粉和公众踹下去的,善待消费者,善待米粉,善待公众就是对小米的未来负责。
这种声明,我们不想看到第二次。
以上就介绍了换屏有理?从《诋毁国产手机者不属于这个梦想的时代》的声明看小米的膨胀,包括了方面的内容,希望对手机数码有兴趣的朋友有所帮助。
本文网址链接:http://www.codes51.com/article/detail_178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