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搞笑名言名句大全 明朝名言名句大全",主要涉及到搞笑名言名句大全方面的内容,对于美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明朝名言 明朝经典语录 共收录明朝名人名言777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
明朝名言 明朝经典语录 共收录明朝名人名言777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明朝名人名言
明·戚继光《马上作》。这两句大意是:一年三百六十来天,我大多是拿着枪,在马上度过的。戚继光是抗倭名将,为了国家的安全,他东征西讨,很少有休息的时间,此二句便生动地写出了戚继光的戎马生涯。“横戈”二字,写出戚继光身为统帅,时刻警惕敌人来犯的责任心。“行”字点明作者转战南北的情景,也烘托出一个爱国将领为国事日夜操劳,终年辛苦的形象。
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 戚继光 《马上作》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忠心正气,千古不磨。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是成虹霓。元末明初文学家 宋濂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平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明朝名言语录明代大臣 杨继盛
浩气冲天贯牛斗,英雄事业未曾酬。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明代明臣 于谦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明朝名人名言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明代文学家 王阳明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微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洪自诚 明朝道人 洪应明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明代小说家 罗懋登 《三宝太监西洋记》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朝名言语录明代画家 文嘉 《今日》
虚己者进德之基。明代文学家 方孝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血气最忌讳的是盛大,心胸最忌讳的是满足,才华最忌讳的是显露。少年人的血气方刚,所以最容易义气用事。遇到不平的事情,便要挺身而出。他们总以为自己本领很大,无所不能。谁都知道,年轻人往往很少恐惧之感,什么事情都不怎么去思前想后,瞻左顾右。思想得少,就会没有顾忌,直来直往。而且有时候还特别讲究哥们义气,爱拍胸脯。气要与神相抱才行,气好比是军兵,而神才是司令。司令要有兵去执行命令,光下命令而无人执行不行。光有兵而无司令,或者司令软弱也不行。少年人智慧少,所以气血一旺,就可能出现问题或者差错。那些闹事打架,惹是生非的,都是年轻人。所以,服兵役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头脑简单,容易受人摆布;血气方刚,容易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等到年纪大了,就会顾虑重重,牵肠挂肚。一个人的心胸是宽广的,还是狭窄的,对于一个人的成就很关键。心胸宽广了,便会无所不包,可以容纳天下,那么一切善恶敌友都可以集合在我自己的胸中了。如果心胸狭窄,连自己都装纳不下,怎么还能够去容纳得了别人!但常见有些人,胸中稍有见地,便自以为了不起,目中无人,骄傲自满,天下只有老子第一了!结果是,容纳不了别人的,自己也不会被人容纳;自己跟别人过不去,别人也会跟自己过不去。《老子》说:“持盈之道,损之又损。”要保持最满足的地步,就必须不停地损抑自己,这就是谦虚。谦虚使人进步,原因是自己总不会满足,心胸也就不停地有所收益,能够装得下更多的事物,以至于大到天下和宇宙。而我与天地宇宙成为一体,那就是弥勒佛了: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 笑世间可笑之人。人不自满,别人就会替我们自己来满足;人一自满,别人就会来给我们损害。秦始皇的阿房宫最大,结果最先被人烧毁;孔子的门庐不高,而天下后世人却不停地在为他加高。道理是很简单的,就看人们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自损!人们都推崇李白的才华横溢,但李白却一生落魄而壮志难酬。就是因为他才气太大,时刻显露在外,往往容易让人受不了。许多有才的人,都得不到真正的重用,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才华的本身便是与人不能相处的。才华就是要表现自己,就好象那处在囊中的锥子一样,时不时地就要冒出尖来,这尖也一定会扎住人的。人们爱才,但却又怕才把自己给伤着了。叫现在的人们读李白的诗可以,但要他们都与李白本人去接触,恐怕就不那么痛快了。李白要的是痛快淋漓,咱们自己也想痛快淋漓哩!他痛快淋漓了,我们反而也就不能够痛快淋漓了。所以说,所有有才华的人,要想在社会上得到发展,就少一点牢骚,不要抱怨什么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话。如果我们能够把才华收起一点,用浑厚的风格来表现,与人相处得就可能融洽一些。这样以来,我们才会得到大家的同情和支持,而才华也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发挥。
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正直无私,扬眉吐气,我不怕人,人皆敬我,就是天堂快乐之境,此为将之根本。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 戚继光
宁为直伐,不为曲全。 明朝名人名言明代诗人 王廷陈
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明代学者 王文禄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两句大意是:人一生中结识的人不少,到处都会有,但真正成为知心朋友的能有几人!《警世通言》中的这个故事,反映俞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琴,结为知音。锺子期死,知音难以再得,俞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再鼓琴。一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朋友不在多,而在有无真正知心的挚友。一面之交的朋友,酒肉之交的朋友,权势之交的朋友……都是不可靠的,都不能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人不自爱,则无所不为;过于自爱,则一无所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呻吟语选·补遗》
人不能重己,无以致人。 明朝名言语录明朝清官 海瑞 《赠吴颐庵二尹句容序》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 李贽
幼是定基,少是勤学。洪自诚 明朝道人 洪应明
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明代明臣 于谦
居家有二语,曰:惟怒则平情,惟俭则足用。 明朝名人名言洪自诚 明朝道人 洪应明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 戚继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对联。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为“东林书院”撰写的一副对联。上联写书院学子的读书声和自然界的风雨声交织一起,与天籁齐鸣;下联写书院的读书人并非埋头读书,不问世事,而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下句合起来,就是说既要致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只强调读书,不关心政治,只能成为无用的书呆子;只强调政治,不努力读书,也只能成为空头政治家。这副对联长久为人记诵,除了它对仗工稳、琅琅上口的形式美音律美之外,与这副对联所讲述的道理和东林党人关心时政的精神有着重要关系。至今人们去无锡“东林书院”旧址游览时,还可见到这副脍炙人口的对联。
明代思想家 顾宪成
兵贵于精,不贵于多。
见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这两句大意是:军队重要的是精锐,而不在于数量的多寡。士兵数量的多少,与战斗力强弱并无必然联系;相反,军队庞大,行动迟缓,军需供应困难,反而会削弱战斗力。所以名将治兵,宁要少而精,不肯统领多而庞杂的军队。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膛目笑腐儒,支离守文字。 明朝名言语录
见明·陈子龙《送徐暗公省试之金陵》。瞠(chēng撑)目:瞪着眼看。这两句大意是:瞪着眼睛笑看那些迂腐的儒生,只会支离破碎地死守经书里的文字。这两句讥笑腐儒不谙世事,不知变革,只会抱残守缺,咬文嚼字。化用以讽刺当今那些不理解马列主义精神实质,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条主义者,也很合适。
明末文学家 陈子龙 《送徐暗公省试之金陵》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明末清初·顾炎武《秋山》。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被吴王夫差打败。他为了复围雪耻,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掉了吴国。致死:效命,为国捐躯。这两句大意是:越王匈践栖居于会稽山中,卧薪尝胆,博得人民信任,越国百姓情愿敢死,为国捐躯。这两句可用来说明:在国家沦亡,国难当头的时候,只要领导人有抗敌复目的丧心,人民就会响应跟从,誓为国殇。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 《秋山》
黑脸短毛,长喙大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