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从何入手去创作一组照片",主要涉及到照片方面的内容,对于摄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一组照片是怎么产生的,从哪里入手开始拍摄呢? 一次漫无目的的拍摄大多会以失败告终,因为你都不知道你在拍什么,又怎么能指望读者看懂你在拍什么呢,无法产生共...
一组照片是怎么产生的,从哪里入手开始拍摄呢?
一次漫无目的的拍摄大多会以失败告终,因为你都不知道你在拍什么,又怎么能指望读者看懂你在拍什么呢,无法产生共鸣的照片是我们需要避免的。
那一组照片从何而来,和写文章,画画一样,照片必须言之有物,必须要有表现的主题,主题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这次我要拍红色,拍孤独,拍人的手,拍人在看书,拍蛋糕,无论主题是什么,有多简单,但必须要有。

一组照片的起源,就是从这个你想的主题开始的。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个画面,你走在路上,听到一首很欢快的歌,比如说大手拉小手,然后也许你的脑海里就会闪现出这样的画面,妈妈的大手里是宝宝的小手,然后发散一下,大脚和小脚,妈妈的脸贴着宝宝的脸,大鼻子顶小鼻子,大拳头捏小拳头,这样,一组别有趣味的宝宝照就诞生了。当然并不是说想到了就一定要拍,你可以把这个灵感记录下来,如果下次你的客户找你拍宝宝照,那你就不用担心怎么拍呢,你有了主题,也就是你心里有了预设的画面,你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把心里的画面实现出来就好了,这就比你拿着相机茫然得对着宝宝等待它的笑脸,然后拍出很多可能比较雷同的照片要出彩一点,同时拍摄的时候你也会有底气很多,你会不停地思考,努力去追赶自己心中的画面,这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先有创意,再去作,这就是创作。

而这个创意就是你照片的灵魂,你的大部分图片都要围绕着它去表现它,那当别人看图时,他也会觉得很和谐,被你创造的氛围引领,从而看出你的意图。
那你可能会说,在摄影初期,你还不具备产生拍摄灵感的能力,那怎么慢慢培养自己这个能力呢。你大多数时候,是看到别的摄影师拍了一组照片,你非常喜欢,想要模仿,就是这样的拍摄初衷。这很正常,我自己也是这样起步的。

那我们来看看,如何模仿呢。
拿少女人像做例子,从表面看,一张人像照片就是一个女孩子在画面里左顾右盼,无非伸手抬头低头卧倒,如果你只是去模仿她的姿态,你会很吃力,因为你需要把原图打印出来,到了你拍摄的时候,让你的模特照样摆出来。那模特也很为难,动作是可以摆出来,那表情呢,情绪呢,你可能得到的是一组僵硬或者迷茫的照片。于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神形兼备,这个时候就要派用场了。一组照片打动你,吸引你,一定不会是模特的动作打动你,要么是照片散发的情绪,要么是模特长的特别特别漂亮,前者是意境美,后者是纯粹古典意义上的美,后者我们撇开不谈,看看前者。既然你是被意境和氛围吸引,所以你在模仿时,要模仿她的意境,而不是她的动作,她的动作之所以会吸引你,是因为和意境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