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才能拍摄好星空?",主要涉及到星空,才能方面的内容,对于摄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如何才能拍摄好星空? 进入数码时代,由于受制于数码技术限制,长时间曝光造成ccd/cmos发热,产生大量的热噪点,超过10分种的曝光,噪点就比星星多了。...
如何才能拍摄好星空?
进入数码时代,由于受制于数码技术限制,长时间曝光造成ccd/cmos发热,产生大量的热噪点,超过10分种的曝光,噪点就比星星多了。 现今,得益于后期降噪软件的不断出新、升级,感光元件新技术的出现,困扰数码相机长时间曝光的噪点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辽阔的夜空,其实可以有各种玩法,下面是星空拍摄的技巧和心得。
一、器材的准备
除了相机和镜头外,要带上三脚架/快门线/两节电力十足的电池/手电筒;找不到星星,方向感弱的,还要带上指南针。
1.手电筒:风高月黑的晚上,手电筒就是一切,找到回家的路,补光、对焦等,相机可以不带,电筒必带。
2.指南针(指北针也行):首先找准方向,决定构图中的星迹形状,朝向正北,能拍摄到以北极星为圆心的圆形群星轨迹;朝向东北或西北,能拍到扇型的群星轨迹。
3.三脚架/快门线:一个稳定的三脚架和云台组合,和相机、镜头一样重要,长时间的曝光过程中,相机若发生位移,将前功尽弃。快门线主要用于锁定B门。
4.两节电力十足的电池:一块装在相机上,一块备用,因为拍摄星轨的时间很长,一小时,甚至数小时,或拍到天亮。要随时观察电量,再决定曝光时长或更换电池。

持续曝光时间约一小时,使用14mm镜头,f 3.2,iso100,朝向正北方向,获得圆形的星迹。
二、选择适合的天气和时间,获得最佳影像。
选择农历初4前和28后的晴朗夜晚,到远离城市的乡下、山顶,伸手不见五指,是保证拍摄成功率的最佳条件,除了初一和三十,其它时间能拍吗?能。当有了相当的经验后,可以用多次曝光,用几百张甚至更多照片,合成一张罕见的作品。

从黑夜到天明,分段曝光后合成的图片,一张图片里记录了三个小时的斗转星移。
三、对焦与构图
1.镜头对焦:首先将焦点放到无限远,对于使用广角镜头而言,这是八九不离十的简便对焦办法,要想更加精准的对前景或近处景物对焦,用手电筒先照亮对焦的景物,以最亮处参照完成对焦。
2.构图: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对焦和构图并不难,首先将相机ISO设置到6400甚至更高,拍摄后用相机显示屏回放,查看景物的位置布局,反复调整构图,完成构图后,一定要记得将ISO调回正常值50-200之间。

四、相机设置与完成长时间曝光拍摄。
1、相机设置:首先关闭长时间降噪设置,因为相机的降噪时间和曝光时间一样长,如曝光60分钟,相机降噪时间也同样需要60分钟,合计耗时2个小时,一般机载电池单节难以支撑,中途断电,后果很严重,所以就不要冒险了,把降噪工作放到后期解决吧。
2、镜头设置:使用大光圈,拍摄的星迹越粗,小光圈星迹越细,光圈设置要尽量大些;f2.8——f4为佳,保证足够的进光量,获得显着的星迹。
3、曝光时间:曝光时间越长,轨迹越长。亦可以分次短时间曝光,后期多张合成,若你的相机不支持长时间曝光,或有足够的后期制作能力,可尝试多次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