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摄影基本常识大全",主要涉及到常识大全方面的内容,对于摄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摄影基本常识(一)---相机的分类 相机问世至今约150周年,由於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已演变出许多种的类型,而想接触摄影就必须对这些相机有最起码的了解...
5.巨像镜头(marcolens):除作极近距离的巨像摄影外,也可远摄.镜头型式焦距(mm)摄影角度鱼眼镜头8180超广角镜头1511020942484广角镜头28743562标准镜头5046中焦距镜头85281052313518长焦距镜头200124006超长焦距镜头600412002以上是镜头大约的分类,希望可作为各位的参考!
摄影基本常识(三)---光圈
照相机的镜头有一个控制透光量的装置,就叫光圈.光圈开的大,透光量便大;开的小,透光量便小.但只靠光圈还不能完全描述作用於软片上的光线强度,镜头与软片间的距离也有关系,也就是和镜头的焦距有关系.焦距小光圈离软片较近,光线的作用便较强.有一个名词--光圈系数,光圈系数是将镜头焦距除以光圈的直径所得的值,用f表示.例如有甲乙丙三镜头,甲镜头的焦距为50mm,最大光圈直径为25mm,则光圈系数是50/25=2,我们说它是f2的镜头;乙镜头的焦距为35mm,最大光圈直径为17.5mm,光圈系数是35/17.5=2,我们也说它是f2的镜头;丙镜头的焦距为100mm,最大光圈直径为25mm,则光圈系数是100/25=4,我们说它是f4的镜头.乙镜头的孔洞比甲镜头小,但光圈系数相同,於是透光到软片上的强度是一样;甲丙镜头的孔洞一样大,但光圈系数不同,於是透光到软片上的强度是不一样的.所有相机镜头的光圈都已标准化,就是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等.光圈的功能有二:
1. 控制光量的透入:光线透过镜头射到软片的强度是和光圈系数平方成反比,也就是相邻两级的光圈作用於软片上的光线强度有两倍的关系.f2是f2.8的2倍,f2.8是f4的2倍.
2. 调节景深:所谓的景深,就是镜头对焦处前後所能成像清晰的范围,它镜头焦距,光圈,及被摄景物主体的距离有关,镜头焦距越短,光圈越小,被摄物的距离,景深越大清晰的范围越大,反之亦然.所以就光圈来讲,小光圈景深大,清晰细密的表出远近的明锐感;大光圈景深小,则可使主体突出,表现主体以外前後主题的模糊感.值得一提的是,若要前後景物都清晰,应使用小光圈,但以小到能涵盖希望的景深即可,不必过小,过小便会受到绕射的影响,反而降低其解像力!
摄影基本常识(四)---快门
相机的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机关,快门经常处於关闭状态,已防装在相机内的底片露光,摄影时将它一开一闭,让透过镜头的影像光线作用於软片上。早期的座架式相机没有快门装置,仅备一镜头盖套在镜头上,取景对焦时取下镜头盖,套上镜头盖再装感光片,摄影时将镜头盖掀开一刹那时间遂即盖上。现在快门已进步到由机械或电子操纵开启时间。快门的功能有二分述如下:
1.开启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透入光量的多寡。假若被摄体的明度和镜头的光圈不变,快门开启时间长,作用於软片的光量多,快门开启时间短,作用於软片的光量少。快门开启时间的长短叫做快门速度(Shutterspeed)。为便於调整曝光,镜头快门相机的镜头上装有快门速度调整环,焦面快门相机(较普遍)的机身上装有快门速度调整环。在快门速度调整环上,将快门速度分为若干级。为配合光圈调整曝光,每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也是二与一之比。所有各种相机的快门速度分级都以标准化,即4,2,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1/4000,B,T。
快於一秒的快门速度的刻度只用2,4,8...等分母数字表示,分别代表1/2,1/4,1/8.....,一秒及慢於一秒的用不同颜色数字标示。B为Bubble的缩写,代表按下快门钮时快门便开启,放松便关闭。T是Time的缩写,代表按下快门钮时快门便开启,再按一次才关闭。
2.配合光圈曝光:摄影曝光正确,才能产生层次丰富细节清晰的照片。曝光要正确,必须按照软片速度与光圈强弱,将快门速度和光圈适当配合。
摄影基本常识(五)---曝光
曝光值是用一定速度的底片,将快门速度与光圈系数相配合表示曝光量的数值。曝光值的计算方法是以ISO100为基准,令光圈系数f1,快门速度一秒的曝光量为零,亦即EV为0,由0起顺序排列0,1,2,3,4,5......,分别代表逐项减半的曝光量,亦即每相邻两值的曝光量为二与一之比。曝光值为1的曝光量是为0的1/2倍,可以是f1.4,1秒。曝光值为2的曝光量可以是f1.4,1/2秒或f2,1秒。同一个曝光值可有许多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系数的组合,其曝光量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