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客点评:小米的两大产品无论从品牌定位还是资费设计上都贯穿了小米的“互联网思维”模式。
9月22日,小米虚拟运营商业务品牌”小米移动“正式宣布上线。发布会上,一向享有“价格屠夫“之称的小米继续放大招,根据不同需求的人群推出了“任我行”与“吃到饱”两种相对实惠的电话卡产品。
59元3G流量,小米移动优势明显?
目前。小米移动提供的两种电话卡,一款是低月租,用多少付费多少,电话短信单价0.1元,适合打电话多的用户;另外一款是多数据流量,带有低价通话功能的流量套餐,专为重度手机用户设计。
从手机用户来看,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基本饱和,一个人至少会有一个电话号码,但随着双卡双待的智能手机越来越多,一机多卡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对于小米电话卡来讲会是个极好的机会。而雷军的定位很清晰,就是用户的第二张手机卡。
从资费方案来看,小米”任我行“电话卡,主要针对电话多,上网需求不大的用户,用多少付费多少,月租越低越好。本来这种资费方案,以前三大运营商也有,但是近期随着垄断的形成,很多地方都取消了此类方案。也就是说,小米如今的这种资费方案暂时没有太多竞争对手,这是非常有利的!而另外一款 ”吃到饱“电话卡,小米移动精妙的避开了语音套餐转售,唯独选择流量经营。折算下来,59元/月包3GB流量的价格在当前三大运营商3GB流量套餐的价格尚算优惠。
鉴于三大运营商目前套餐设计过于复杂,不仅是普通用户,就算业内人士也会经常遭遇选择难题,各种”套餐陷阱“、”霸王条款“的指责多年来也从未停歇。而小米虚拟运营商套餐模式清晰明了,用户群体定位明确,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由此分析,小米移动的优势似乎也不少,但如果你以为小米单凭这些就能在虚拟运营商领域站稳脚力,那就有点言之尚早了。
小米移动画面很美,实际困难重重
在9月23日进行小米电话卡抢购时,我们可以发现“任我行”电话卡归属地选项只有北京与杭州。这就意味着,小米移动将受制于本地网资源限制,码号资源严重匮乏。原本在试商用期,基础运营商提供的号码数量就很少,据悉只提供3000个。而想要得到新一批的码号资源,还得确保上一批号码用户激活率达到50%。如今小米前期仅两个城市开展业务,其码号资源短期内将会非常紧张。
从当前国内移动转售大环境来看,码号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整个虚拟运营商行业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之前中国联通核发的1707/1708号段尚未完全发放,171新号段也暂时未有实质性进展,因此,小米移动想在试点期内短期发展大规模用户,即便有此宏图,也是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