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客点评:雷军表示在中国市场之外,小米将专注印度、印尼和巴西三大市场。
10月1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四年间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之一之后,小米如今面临销售增长放缓问题,来自纷纷效仿低价、专注网上销售策略的对手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它也在寻求海外扩张,但不少业内人士都怀疑其商业模式是否可以持续,它的成功能否复制到国际市场。
小米CEO兼联合创始人雷军近日接受了华尔街日报的采访。以下是采访摘要:
问:小米取得了很多的成功,但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哪些挑战是最大的呢?
答:首先,我们需要处理人们对于小米的过高期望,不管是在内部还是在外部。我们以往曾一年增长好几倍。但目前全球经济一片混乱,我们在今年上半年增长了33%。大家都说,“你增长得不够快速。”这很荒谬。我们还是一家仅成立5年的创业公司。这种高期望重重地压在我们身上。
5年前,我们没有包袱,我们从零开始。现在所有人都在挑战我们,我们感觉我们必须得紧紧抓住点什么才行,我们需要赢下每一场战斗才行。我想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可能会容易在这场竞争中迷失。我们想要的是,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强者,而不只是大玩家。我们需要处理好内外部对我们的期望,需要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核心工作是维护基线——用户体验和产品创新。比如思考我们要如何做出让人惊叹的产品呢?
第二,我们需要证明我们的商业模式在海外地区也能够成功复制,至少在其中一个市场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在一些新兴市场取得巨大的成功。我们给自己3年时间成为印度市场前三甚至第一的智能手机品牌商。我们的商业模式不仅关乎手机销量。要是无法在某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会无法赚钱。拿在台湾和香港的运营来说,它们的人口规模太小,因而很难推行网上业务。网上运营的核心在于人口规模。因此,我们想要将产品销往印度及其它大市场10%到20%的人口。那样我们就会获得庞大媒介组织的影响力,获得多种方式创收的机会。
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达到那些数据的期望。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变得更强大了。我们是创新者、挑战者和颠覆者,人们以往并没有将我们当一回事。后来我们一跃成为市场第一了,成了众矢之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公关和竞争上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问:小米总裁林斌说未来5年智能手机的重大突破会很难实现。小米会如何进行创新呢?你们要如何战胜对手呢?
答: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现处于优胜劣汰阶段。从全球范围来看,手机一直都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中国现在竟然还有数十家手机公司,而在其它地区还存活的手机公司并不多。这场优胜劣汰游戏将会再持续两三年。我们专注于打造出色的产品和实现市场份额的翻倍。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将工作做得更好了,我相信我们将能够实现市场份额的翻番。对我来说,竞争越激烈越好,因为我有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对于其他人来说,市场竞争或者太过血腥,太过苦涩。但对我来说,竞争越血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