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媒体而言,赚钱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更要的要求则在于社会监督和媒体公信力。公共新闻领域,中国一直都缺乏一个真正独立的媒体。全社会都在静待一个中国赫芬顿邮报在资本的力量中诞生。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中国的赫芬顿邮报很有可能会诞生在自媒体或是新媒体的环境之中。
媒体的价值其实在这样一个时代很难迅速变现,中国的赫芬顿邮报其实还是需要资本的支持,正如魏武挥老师所说的——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游牧民族,我们是扎在市场建一个堡垒……这个过程中有起起落落,但是我们一定要不断的坚持和媒体创始人共同创业,这是我们的规划。
当然,在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面对虚拟VR等前瞻性的未来,媒体平台更需要把握更多能够在未来掌握先机的新事物。早在2015年4月,第16届国际研讨会在线新闻(ISOJ)大会就以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业的运用作为讨论话题,BBC也表示称“虚拟现实技术将会是未来的新闻业规则之一”。这一天的到来,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快。
写在最后:
不管技术如何改变,移动媒体的未来一定是以内容和服务为主。其未来在于打通内容和服务之间的道路,实现无缝对接。在当今的移动新媒体环境中,腾讯媒针对其他同行的取胜之道除了传统的高质量新闻采写外,还有腾讯新闻客户端、天天快报、微信和微信公众号等现象级产品,在取得第一步的优势之后,全媒体融合的思路使其步步领先,最后平台反哺采编团队让其内容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正在退潮,巨头应用转型超级平台已成一种趋势,笔者发现,移动媒体目前已经在从单纯的资讯输出转型为结构化的资讯服务。正是如此,张小龙才会提出“微信应用号”的概念。如若平台能够从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泛媒体人反哺,让他们聚焦自己的领域,有价值的内容和专业媒体人将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