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前有刚上市的趣头条的成功经验,现有百度、360、小米等在短视频领域小有所成。不得不承认,这套「收徒做任务」的撒币打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短视频APP异军突起。
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
1、趣头条的这套「收徒做任务赚现金」模式已相当成熟完善,且教育了低线城市用户,短视频APP们照搬即可;
2、氢媒财经发现网赚模式的资讯类APP的部分用户,正转战至短视频类APP(不少网友在微博上同时发两个或多个APP的邀请码)。
氢媒财经以要成为其徒弟为名义联系到一位四处发邀请码的「资深羊毛党」。他称趣头条「看一天都没一块」,而另一款类似的资讯APP「起码有两块」,「好看视频可以(一天赚)1块吧,百度极速版1.5」;
3、短视频相对图文资讯,更通俗易懂、更具趣味性也更易传播,因此更容易下沉,要知道低线城市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能看小视频绝不看图,能看图绝不看字;
4、如百度、爱奇艺、360、小米这类不差钱的企业,在资本层面比趣头条、惠头条这类初创公司有更大优势,且「收徒做任务赚现金」的模式是经过验证的,短视频项目更容易拿到钱;
5、目前各类短视频内容仍是处于「要么相互抄袭,要么搬运外网,要么剪辑影视节目片段」的混乱阶段,几乎没有版权保护、内容壁垒等问题;
6、目前行业排名靠前的抖音、快手、火山、西瓜均未上线类似的玩法,既然行业领先者还没反应过来或者尚不重视,所以当下是后来居上的「黄金窗口期」。
此外,还有移动互联网、4G、手机的普及等等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就不赘述了。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这一批以「收徒做任务」模式的短视频APP迅速崛起的同时,该模式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或许更值得关注。
3、趣头条掉过的坑,网赚模式短视频或都得趟一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淘宝掉进过的坑(山寨、假货、LOW、服务差等等),拼多多都摔了一遍,且一走进大众视野就被口诛笔伐;今日头条掉进过的坑(抄袭、低俗、LOW、色情等等),趣头条也几乎一个没落下,同样的,口诛笔伐。
那么送分题来了:这类模仿趣头条模式的短视频APP,「掉坑」和「口诛笔伐」少得了吗?
答案当然是:一个都不会少。
玩笑归玩笑,让我们认真审视这种模式的短视频APP有什么问题,这股全面学习、贯测落实「收徒做任务」的风潮又会对短视频行业造成什么影响?
1、资金困境
这种撒币模式本质是用户补贴,必然为企业带来获客成本大幅提升的压力。
我们以刚发布财报的百度和爱奇艺为例。
百度第三季度内容成本为人民币67亿元(约合9.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百度内容成本的同比增长,主要由于爱奇艺的内容成本增长,较小程度上由于百度信息流内容网络百家号的投资增长。
百度第三季度流量获取成本(TAC)为人民币31亿元(约合4.5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
可见百度和爱奇艺在内容成本上花费可谓天文数字。那么具体到短视频呢?
前文提到,单好看视频APP一款产品,普通用户目前可以看一天赚一元钱,艾瑞数据显示9月份好看视频的月独立设备数是4929万,如果彼时也是一天补贴出去一元的话,简单一算,理论上光9月份这款APP最高能烧掉近5000万元!
爱奇艺这边形势就更为严峻了,众所周知它本就需要负担很大的内容成本。据财报显示,爱奇艺三季度净亏损31亿元,较去年同期11亿元的亏损大幅扩大。
前文提到的那位「资深羊毛党」告诉氢媒财经,爱奇艺的纳豆视频APP,虽然提现相对稳定,但「主要是收益低,看一天就几毛」。
其他能网赚的短视频APP如360快看视频、波波视频、火牛视频提现都不怎么稳定。
2、褥羊毛成风
所谓补贴什么,什么就要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