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在私有云积累了大量经验。比如在2013年左右,京东已经有京东云鼎、京东云擎、京东云汇、京东云峰、京东服务市场等系列的产品和云服务,这些均是京东开放API给合作伙伴,让他们共享京东电商能力的载体。
如今,这些平台和服务还存在,不过升级为面向全社会和全行业。
另外,京东云最重要的是数据分析能力,这也是建立在京东过去的电商经验之上。记得在京东的多次分享中,均强调数据驱动业务的能力,如何提高转化率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这种能力包括对数据的采集、清洗、存储、挖掘、分析、建模、应用、展示,甚至是交易,可以帮助传统企业互联网化。
这也是其他云计算平台并不具备的能力。
别忘了,京东过去一直秉承“技术业务双驱动”的理念,技术能够支撑如此大规模的2C类电商,也没有哪家可以相比了。PB数量级别的数据,上万台的集群,开源软件的应用、Docker的业务实践,都是京东在实际中摸索的经验。一旦把这些能力开放出来,释放的效果就会成倍加大。
由此可见,京东云和阿里云、AWS等公有云的特点明显不同。
未来会怎么做?
如果只看基础服务能力,几乎国内外所有的云计算平台都相似,就看哪家的性价比更好,尤其是在性能卓越,弹性部署、安全和稳定性上更胜一筹。
其次,京东云看重的还是未来的空间,如果云计算做到整个IT的10%甚至是50%,那么想象空间较大。现阶段,所有的厂商仍旧处在同一起跑线,并不代表着机会不多。这可能是京东大力做云计算生态圈的根本原因,前景诱人。
可以说,京东云的最大特点是基于电商的经验和能力,这不仅仅指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能力,而是贴合用户需求的能力。何刚举例说,转型到互联网+的过程中,各个商家的竞争点不一样,要根据具体需求去服务,而不是仅仅卖技术和产品。这种服务包括整体的培训、运营,帮助商家精细化管理,用IT提高效率,节约人力成本,这种服务能力其他云计算厂商也并不具备。
如果京东云能将这种服务理念贯穿其他行业,就能顺利进入行业中。当前行业呼喊“互联网+”的口号较多,真正落地的并不多。原因之一在于配套的解决方案并不多,只是冷冰冰的技术。何刚一再强调,“倾听用户的需求,再倒着推送技术解决方案,这是京东的强项。”
当然,要说云服务,并不是一家就能玩转的。此次京东云发布之后,已有近百家的服务生态圈的合作伙伴,包括基础服务、数据云和电商云三个层面,合作的范围较广。可以说,京东云是一个开放平台,吸引各个方面的服务伙伴将能力输出。
京东也正在计划在SaaS层面逐步开放,吸引更多开发者入驻,那样,整体提供的就不是三层的“基础性”服务,而是包括更多应用在内的服务,生态圈更为壮大。
所以,拥有技术积累、互联网经验和运营能力的京东云,根本不怕现有的云计算竞争,它毕竟带着实力而来,有鲜明特点。接下来,就看京东云的实际投入和运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