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识大全]网站首页   源码下载   电子书籍   软件下载   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大全 >> 常识 >> 中国古代礼仪常识

中国古代礼仪常识(1/4)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6/5/29 6:37:23     关键词:礼仪常识,古代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礼仪常识",主要涉及到礼仪常识,古代方面的内容,对于常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关于中国古代礼仪常识大全   古代重要场合的礼仪:  一、吉礼  即祭祀之礼,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二、凶礼  ...

   关于中国古代礼仪常识大全

  古代重要场合的礼仪:

  一、吉礼

  即祭祀之礼,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二、凶礼

  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包括丧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事的吊礼、国内发生动乱时的恤礼、有外敌入侵时的禬礼等。凶礼都是在发生不幸事件之后,祈求和平和减轻灾祸的礼仪。

中国古代礼仪常识,古代文明礼仪常识,古代女子礼仪常识,电话礼仪常识,小学生礼仪常识,古代礼仪,商务礼仪常识,基本礼仪常

  三、军礼

  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征赋税、田猎、营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动中的礼仪。

  四、宾礼

  宾礼即为天子接见诸侯、宾客,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后代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

  五、嘉礼

  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酒礼,无所不包,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其中,婚冠礼是嘉礼的核心。

  六、婚冠之礼

  婚礼可分为祭服婚礼、朝服婚礼、公服婚礼。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

  七、冠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一种「成丁礼」,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

  八、笄礼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自周代起,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笄礼由主妇为笄者结发着笄,由女宾以醴酒礼之。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古代对年龄的描述方式

  襁褓——指不满周岁

  孩提——指2~3岁

  髫年——指女孩7岁

  龆年——指男孩8岁

  总角——幼年泛称

  黄口——指10岁以下

  金钗之年——指12岁(女)

  豆蔻年华——指13岁(女)

  舞勺之年——指13~15岁

  及笄之年——指15岁(女)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指16岁(女)

  舞象之年——指15~20岁

  桃李年华——指20岁(女)

  弱冠——指20岁(男)

  花信年华——指24岁(女)

  梅之年——指至出嫁

  半老徐娘——指至30岁(女)

  而立之年——指30岁(男)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指40岁(男)

  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指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指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70岁

  杖朝之年——指80岁

  耄耋之年——指80~90岁

  【解释】

  总 角:指童年。

相关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