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美华人子女教育现状调查:为何仍唯读书高",主要涉及到现状调查,子女教育方面的内容,对于移民生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img {DISPLAY: none}.imgname {DISPLAY: none} 中新网4月9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去年初,亚裔虎妈(微博)、...
他觉得父母非常有远见,从小对几个子女的教育特别严厉,记忆中父母从未因为别的事情发过火,但兄弟姐妹中要是谁的考试成绩不好,那可是非常大的事情。他记得弟弟因为贪玩,高中毕业时没能被大学录取,把父亲气得差点离开人世。后来弟弟发奋读书,终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由于在旧金山的唐人街长大,李先生兄妹四人都会讲普通话、广东话、闽南语和英语四种语言。这成为在服务华人的一大优势。更难得的是,出身清贫,从小就在餐馆店帮忙、送外卖、在厅面服务、靠半工读完成学业的经历,成为激发他们发奋向上的动力。
李先生最推崇的一句话是鲍威尔将军说的:“如果你已经处在最下层,那么你的路只有一条,就是不断向上。”像李先生这样,父母从小教导的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们的人生哲理是,要想改变贫穷的家庭面貌,努力读书才是唯一出路。从父母身上,他们也看到未来的奋斗目标,不想将来像父母那么老时,还要辛苦工作,要在年轻时多吃点苦,改变以后的生活环境。
希望孩子将来多一份选择
说起在美华人孩子学中文,这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先不说作为龙的传人在海外的文化传承,只要客观地看看当今世界经济屋漏偏逢连阴雨的现状,看看美国次贷风波以来的高失业率,再看看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不让孩子学中文还真是有点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意思。可是,在美出生的华人孩子们是不能完全理解家长的苦心的。家长们陪着、哄着、逼着,只要能让孩子坐在中文学校里,那就是一个莫大的宽慰。
来自青岛的年轻妈妈丽丽(Lily),每天除了上班,时间几乎全部奉献给了独子丹尼。丈夫马克·戴维斯(Mark Davis)在一家海洋石油公司工作,需要经常出差,丽丽在家除了要负责孩子的教育,还要负责年近八旬的婆婆生活起居。丽丽最大有愿望就是儿子能多掌握一门语言,将来多一个选择,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起码不至于因为语言而放弃。丽丽常对丹尼说: “你一定要学中文。将来妈妈老了的时候回国居住,你要是不学中文,到时候你什么都听不懂。”
丽丽有两个哥哥,大哥的儿子17岁,非常懂事,也非常孝顺,尤其是对爷爷奶奶特别好,还在厨师学校学习。他没有收入,可是当他第一次拿到奖金的时候,他把800元全部交给了爷爷奶奶。这给丽丽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觉得这样的品质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才能培养出来。为了鼓励丹尼学中文,丽丽带着儿子两次回国,就是要与表哥表姐相处,让他们影响丹尼。丹尼在中国的时候跟表哥表姐相处甚欢,14岁的表姐对丹尼特别好,不时带他出去跟朋友一起玩。等丹尼回到美国后,学习中文的劲头果然很足,写字也特别认真,常常得到老师表扬。
对于学习中文的孩子特别难的写字部分,丹尼毫无压力。只是由于在家整个语言环境都是英语,孩子听和说有点吃力,所以丽丽常常通过网络视频电话让丹尼跟家人聊天,以帮助他提高听说水平。丽丽准备今年暑假再一次带丹尼回中国,跟亲人们相聚相处,增加他对家乡的亲切感。中西方文化的存在的巨大差异,其实本身就是它们在语言文字信息中的处理不同所导致的。像丽丽这样,能够参透其中奥妙,并领悟其本质,从而选择让孩子接受可以帮助孩子打下坚实的品质基础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以上就介绍了美华人子女教育现状调查:为何仍唯读书高,包括了现状调查,子女教育方面的内容,希望对移民生活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本文网址链接:http://www.codes51.com/yimin/98448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