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美国移民的生活",主要涉及到美国移民方面的内容,对于移民生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美国留学网(meiguo.Liuxue86.com) - 美国留学移民生活】美国移民的生活 美国移民的生活有人适应,有人不适应,也有人混得很好,有人越来越感...
如果退休人员过世,家中的孩子也可以享受过世人员的社安金。按照统计,2011年,美国有600万18岁以下少年生活在靠领取社安金维生的家庭中,其中300万儿童可以直接从政府处领取到“养老金”。2011年,美国有110万儿童因为享受社安金福利而避免成为穷孩子。过世退休人员子女领取社安金的条件为:不超过18岁;18至19岁仍在高中读书者;18至22岁残障人士。如果退休人员要供养父母,而且供养花费的占到老人生活费用的一半以上,在这种情况下,退休人员如果过世,他的父母可以享受领取过世人员社安金的待遇。至于过世人员的家属每个月可以领取到多少社安金,这要依照具体的情况和规定来处理。
特色六:社安金使美国老人脱贫
1400万老人因领取社安金脱贫 如果没有社安金这种养老金体系,美国65岁以上老人中会有四成的人成为穷人,他们的年收入会低于政府规定贫困线标准。2011年,65岁以上退休老人中有1400万人因领取社安金而“脱贫”。政府的报告认为,由于社会安全金项目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这使得四成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免于陷入贫困境地。
特色七:养老金成为众多退休者主要收入来源
美国人退休后的收入来源是多样化的,人们可以继续工作赚外快,也可以出租房子搞补贴,至于401K和个人退休储蓄帐户上的钱,开始每年一点点领出来化也是名正言顺。不过对于很多美国退休者来说,政府发放的社安金却是他们地地道道的养老金,要是没这钱,那还是真不知道日子怎么过。2010年,在美国所有退休者当中,社安金收入占其退休后收入一半的人数比例约为65%。在所有退休者当中,社安金收入占其退休后收入90%以上的人数比例约为35%。在所有退休者当中,退休后所有收入都来自社安金的人数比例约为22%。
特色八:社安金造福女性退休者
美国大部分女性的收入比男性低,加之很多女性应照顾儿女而成为全职妈妈,因而社安金对于退休女性而言更重要,也更有价值。如果退休人员过世,他的配偶没有收入也可领取过世配偶的社安金,但要符合以下的条件:一是配偶的年龄超过50岁、属于残障人士;二是配偶年龄超过60岁;三是不论配偶年龄多大,家中有16岁以下儿童或是残障人士需要抚养。只要符合上述三项条件之一,该配偶即可享受过世人员的社安金。即使配偶60岁后重新结婚,她仍符合资格享受过世前配偶的社安金福利。过世退休人员配偶享受的社安金金额也是依据年龄,目前美国大约有500万丧偶者享受过世配偶的社安金福利,这对于年长者尤其是女性的生活是个不小的帮助。
美国移民生活职业没有高低
小编的朋友在美国东部一小学当教师。每年的八月下旬,教师们就开始返校,为新一学年作准备工作:参加各种教学培训、布置教室,以迎接新生。隔了一个暑假,教师们再次相见,按照美国的习俗,彼此拥抱,相互问候:“这个夏天过得可好?”“都干了些什么?”好不热闹。一些教师兴高采烈地说:旅游、去海滩、带孩子去游泳,或在家尽情地休息。听起来,很典型的美国式渡假生活。也有一部份教师说继续做工:在夏令营教课、或去商店做售货员。有位教师说,整个夏天都很忙,一直在卖冰棒。看着她大大方方、面带愉悦的感情,让人不免感到有些惊讶!
记得在国内上学时,一个同学的母亲是大街上卖冰棒的,从同学到其他家长都另眼看他,这位同学也时时担心别人为此瞧不起他。后来到了美国后,也听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这样类似的笑话:许多刚从大陆出来的人在餐馆或衣厂里打工,有些人很不情愿让大陆的亲朋好友知道实情,有一个在餐馆打工的就告诉中国的朋友:“我在美国是做社会工作的,整天与人打交道。”
最近参加了一个晚宴,席间一位美国公司的主管向在座的人介绍坐在一旁的儿子:“他在加油站做临时工。”从那位CEO父亲讲话的语气和在场宾客的反应中,让人感到他孩子做这份临时工是很自然的,没什么不好说的,甚至他还隐隐透着为孩子能涉足社会、开始自食其力的自豪。让人心里不觉啧啧称奇,美国人好像没有那么强烈的对职业高低的态度划分,就像学校教师们似乎大家都在享受自己的夏季活动,无论是悠闲渡假的,还是打工赚钱的,做什么,就讲什么,毫无顾忌,也不会去彼此攀比。
或许真是因为美国这种各得其所、对什么职业都是以平常心去对待的社会风尚,学校和家长并不将上名校当做是孩子的唯一出路,而是会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鼓励其多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估也是多方面衡量的,不只凭分数。所以,分数不是孩子的命根,考试非教师的法宝,这里的小学生没有太大的压力,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更能发挥自如。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职业,没有太多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各行各业,缺一不可,组成了你我他的这个大千世界。工作分工的不同,形成了每个人的岗位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干好不干好之分。不少有成就的人士,不也是从平凡的职业起步? 其实看人的贵贱、工作高低,不是人为的么?如果不将人定的观念看得过重,做一行,干好一行,我们不是会过得更充实、更安居乐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