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阿里巴巴发布了最新财报,张勇上任的这一年赚了400多亿",主要涉及到方面的内容,对于业界科技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2016年5月5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16财年第四季度(自然年为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及2016财年全年业绩。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



财政年度数据
关联企业都完成了融资,阿里在收购这件事上也是马不停蹄
阿里巴巴的关联企业蚂蚁金服、菜鸟网络分别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 其中蚂蚁金服已完成B轮45亿美元融资,估值约600亿美元。
菜鸟于2016年一季度完成百亿融资,截止到2016年3月31日,阿里持有菜鸟网络约47%的股权。菜鸟网络与合作伙伴的物流线路已经覆盖到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800个县区。全中国超过70%的快递包裹都在菜鸟数据平台运转。
从2016财年始,阿里巴巴在生活文娱、本地生活服务、海外电商巨头等领域收购动作频频,从优酷土豆、饿了么、到东南亚电商领先者Lazada,逐渐形成“优酷+UC+零售平台”的泛营销平台和“商品—内容—服务”的新生态协同效应。
2016年4月,合一集团(优酷土豆)正式完成私有化,优酷土豆成为阿里巴巴子公司。
4月12日,阿里巴巴全球化布局再下一城:投资约10亿美元,获得东南亚领先电商平台Lazada的控股股权。2015年,Lazada实现超10亿美元GMV,其中移动GMV占比达到60%。这项投资将帮助阿里巴巴及平台商家触达5.6亿东南亚消费者。此外,阿里巴巴及其关联公司同时在海内外展开投资布局,比如7亿美元领投AR公司MagicLeap。
在O2O 领域,阿里巴巴当季对饿了么平台投资9亿美元(蚂蚁金服额外投资3.5亿美元),口碑平台的外卖服务由饿了么提供运营支撑,饿了么将提升口碑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但是,阿里口碑单季给阿里巴巴带来1.18亿美元(约7.62亿元)的投资亏损。
另外,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撰文对美国投资者详述阿里巴巴的多元业务组合,以及“核心现金流”、“新兴引擎”和“长期战略投资”三大业务类型。以下为蔡崇信全文:
今天我们发布了自己优异的业绩。我们这个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39%。在过去的一年,有4.23亿消费者在我们的零售平台上购物,三月份有4.1亿手机用户在我们的手机端上消费。
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情况下,阿里巴巴逆势而行。我们为何能做到?
消费驱动强劲增长
首先,看一下中国的消费者。中国家庭现在拥有超过4.6万亿美元的储蓄。这是过去十几年中国工资实际两位数增长的结果。与此形成对照的是,2008年美国家庭的债务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98%,美国家庭普遍背负沉重的债务。美国消费者的杠杆消费和信用透支加剧了全球的金融危机。
中国消费者相对谨慎的消费习惯,将推动中国经济从出口投资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阿里巴巴借助了这一趋势,帮助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服务给消费者,不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阿里生态的战略角度
其次,看一下阿里巴巴的业务。我们有一个多元平衡的业务组合,处于不同的增长阶段、盈利曲线和现金流水平。根据成长阶段,我们将这些业务分成“核心现金流”、“新兴引擎”和“长期战略投资”三大类型。
核心现金流
我们核心的电商业务非常强劲,现金流充沛。我们这个季度的零售平台收入同比增长41%,保持了较高、可持续的销售净利率。
2016财年我们在核心业务上实现了8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这将有助于我们未来的投资。
新兴引擎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我们还拥有高增长潜力和长远展望空间的业务。
阿里云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云计算服务商之一。在最近的这个季度,该业务同比增长175%,而上一个季度这个数字是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