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码蚁阅读室]网站首页   源码下载   电子书籍   软件下载   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室 >> 图片艺术 >> 启功书法作品欣赏 教你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

启功书法作品欣赏 教你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6/8)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6/7/17 7:47:34     关键词:启功书法作品欣赏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启功书法作品欣赏 教你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主要涉及到启功书法作品欣赏方面的内容,对于图片艺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这篇文章是历时一个月时间整理出来的,上次发了之后有朋友感觉排版不好配图太少影响观看,故重新整理排版并加了一些配图,希望能有好点的效果。这些文字是为了一个节目准备...

 教你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天人合一”、“万物与我合一”的理念。学习书法若能仔细观察和用心体会自然万物在形、神等方面与书法艺术的联系,久而久之必然会使书法作品透着一种天赋和灵气。当然“形”是为了“神”而服务的,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形”是指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说明神采高于“形质”,而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唐代张怀瓘曾说:“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风采神情是书家精神品格、情感心绪的笔墨体现;骨力气势是指书作笔墨形态的力度、动态所形成的美感;妍美是书法形态缺乏骨力气势的浮华之美。功用是书家后天学到的笔墨功力。

 教你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 书法创作要求传神。只有传神,才能鲜活出彩,才能表现作者的情感意味和精神境界。否则就会状如算子,呆若木鸡,无精打采,令人生厌。《翰林粹言》中言道:“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这就是对“神”重于形、高于形的高度总结。 对书写者来说,神是心灵的火花,挥毫的灵气。对鉴赏者而言,神似银针触激神经,令人为之一振。

中国的书、画、诗歌等艺术的追求目标,发展到唐代以后,逐渐从理论的探讨,到自觉的韵味的追求,使艺术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韵”是衡量艺术美的唯一标准。“尽其美”才是韵,韵不多,艺术的美感就丧失了。“气韵生动谓之神品,会于中和斯为美善”气韵生动谓之神品本来是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用来评价绘画作品的,古人把绘画作品分为神、妙、能三品,气韵生动是画家作画的最高境界,而气韵生动的作品自然也就是三品中最高的神品了。

而项穆则认为书法作品达到中和平衡的状态作品才算完美。正如董其昌在《画禅室·评法书》中所说的:“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意思是刚健挺拔的笔法表现势,虚和温润的笔法营造韵,而只有刚柔相济,势韵才能兼而得之。由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人们寓性格和人生际遇于书法,来表达真实的情绪和情感,在这个意义上,书法已经被提升到由“技进乎道”的形而上精神层面,书法被灌注了大量超越书法本身之外的丰富内涵,书法永恒的魅力也在于此。“或寄以骋 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出自唐代张怀瓘的《书议》意思是或可用来表现它纵横的志气,或用来寄托它忧郁的感情。当人的主体意识在书法中觉醒并逐渐强化时,人们开始把书法中的汉字看做是有生命的形体,而缺少了神、气、骨、肉、血,也就不能成为书了。

 教你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 历代书法家都十分重视作品中的气韵,清代笪重光在《画筌》中也表达了作品气势雄远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大家,神韵幽闲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逸品,也就是达到了极致的优美的艺术观点。 “气势雄远方号大家,神韵幽闲斯称逸品。”他告诉我们能够让人过目不忘的作品必然会成为名作,而写字画画让人看过就忘的人也必定是庸才。

韵是通过笔法和形质获得的但并不是刻意为之所能达到的。 “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在范温看来,“韵”应是具有独立性和极致性的审美范畴,是超乎形态以外的能提供无限的体悟、鉴赏的空间。而韵的产生,并不需要繁花似锦、光怪陆离,相反正是简易闲澹才能产生无穷的韵味。

书法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追求“形”与“神、韵”完美统一的过程,为了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在艺术活动中,必须体现出有意图、有目的的和合乎法则规律的运笔结字与布局。

 教你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

五、韵

启功书法作品欣赏相关图片

启功书法作品欣赏相关文章